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王迪:公共充电云平台产品技术演进
chdzw 发表于:2022-8-7 18:48:5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99
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王迪:公共充电云平台产品技术演进

“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创新引领”。8月5日上午,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委员会主办、星星充电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上,技术大咖们聚焦充电设施领域行业发展现状,着眼技术变革,解读充换电领域前沿趋势,共同探索行业创新发展。

20220807003.jpeg

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王迪带来了题为《公共充电云平台产品技术演进》的演讲。

内容实录如下:

各位尊贵的嘉宾、行业同仁大家上午好!我在星星充电负责充电网云平台的产品技术研发,还有充电网络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今天向大会报告的题目,是我们在过程中思考的“公共充电领域云平台产品和技术的演进方向”,以星星充电的实践为例,希望给大家启发。

我们知道,公共充电领域这些年发展非常快,车辆的增速加快,已经突破了一千万辆,车型不断丰富,充电订单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离散化是非常重要的特征。供给侧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比例增长,但区域分布不平衡,充电设施整体利用效率仍然不高。

整个行业的痛点,我们认为如何科学地规划、如何高效地运营、如何实现盈利是最终大家都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补贴退坡以后,全生命周期有很多工作是需要数字化来支持的。再打开看,深入到充电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环节,我们会发现从投资建设前,到充电场站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后5年、8年、10年的长周期的运营管理,整体财务回报以及相关生态的拓展,都有非常多细分的任务挑战,对行业来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打造一个高效的云平台,或者说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的服务、以及数字化的能力来为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进行赋能,我们举了一些典型的场景来覆盖刚才提到的六个阶段,包括投前的选址规划,项目的建设施工管理,建成期的安全运营和高效运营,两个非常重要的运营领域,以及智能化运维。这个业务因为是重资产的,甚至是分布式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业务财务的一体化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打造充电的生态。

贯穿始终,我们需要将充电运营的流程在平台上打通,也需要做数据的互联互通,还要做全周期的可追溯。我们来看一些例子:投建初期,在选址规划方面,不只是线上化,而是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基于大数据的决策选址分析,从城市级,到城区级、网格级,不同颗粒度都要去分析过程中现存网络的情况,新的电站选址,哪里具备建设充电场站的条件等,这些在投建规划的阶段都需要评估。

像这样的过程中需要讨论哪些因素呢?我们出列了一下有这么多的因素,大家会看到,场地的位置往往是决定一个充电站建设是否有效的先决条件,当然热点地区大家都一目了然,难的是发展中的区域,尤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提前半步去规划,提前太多会造成资产的浪费,太晚也不好。周边配套的情况,场地本身条件的情况,以及最终与运营相关关键的指标,都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过去在没有一套平台系统支撑的情况下会写一个项目的可研分析报告,供投资决策使用,但是所有这些因素如果都靠人去收集,而人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回来的结果偏差会比较大。得益于整个系统的建设,这些因素会逐渐的规范。这幅图以宁波为例,会看到根据大数据的选址模型,对城市的骨干充电网络的布局和规划,相关的热力点位,包括骨干网之间的辐射距离和供需的热力值都做了定量化的计算,基于这样的结果再去做投建规划的人工复核就会更加准确。

规划之后就进入到施工,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投建的工程管理,包括过程中的监管、供应链的优化、流程的自动化,甚至还有一些工程的分包、集采等等,至少有项目管理的系统。这是关于前期建设。

当我们进入到运营环节的时候,强调两个运营。第一个是安全运营,在星星,我们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了一个三重充电安全预警防护系统,基于电池机理实验和大数据分析的系统,目标就是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个系统有三大部分组成,一块是在设备端,也就是桩端,今天我们有30多项在充电桩设备层的相关保护的机制,来做充电过程中的车桩安全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因为所有的设备都是连网的,而且是在云端实时的防护联动的平台,对高危的车辆和风险的名单做及时的预警,最后是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模型,算法模型当中给电池健康、电池评分做了很多模型,联动之后做到主动干预和发现停止。

关于安全运营,还要关注云平台自身面临的挑战。在信息安全层面,从2021年7月国家颁布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当中,将汽车充电网相纳入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之内,相关数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要建设一套信息安全体系保障整个平台的安全运行,挑战是非常高的。我们简单地梳理了一下,涵盖这么多方面,从底层的整个帐号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业务的安全,再到上层的应用的安全,包括编程审计、IT的安全等等。

数据作为重要的行业资产,需要建立一套数据安全的体系,把全生命周期,从数据的创建、存储、传输、访问、交换、销毁都做整个数据资产的管理,这些东西有配套的流程制度和工具平台的建设以后,才能够完整地堵住潜在的漏洞。

第二个是高效运营,是运营商的核心能力,也是取得良好业务结果的必然选择。

首先,是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这么多的设备,包括设施土地、软硬件投资下去之后,我们有没有一个系统能够将它一站式的进行数字化的管理,我们经常在公司里面拿到的问题就是说,随时随地看任意场站的一根桩,能把它的全生命周期来龙去脉讲清楚,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多的工作,尤其是涉及到场站运行中还会出现诸如升级,资产的采桩移换,包括和补贴的申请,分拆合并等等,这样的问题发生之后,实际上又变化了很多,还需要资产版本的管理。

把资产管好是第一步,但不是终点,接下来是全生命周期的经营优化,和业务系统结合的非常紧密,这里要覆盖的内容非常多,我今天只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在供给侧,我们做充电场站的运营诊断,利用优化平台,通过整个的数据的智能分析,包括线上线下的点检,包括从充电订单的数据分析,我们会去看场站当前存在什么样硬件、服务和经营上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系统能否给出有针对性的运营改善建议。我们经常说,成功场站的共性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包括选址非常好,设备优秀、运营管理好。但是低效的场站,中长尾的场站,每个场站各有各的问题,缺少一套系统化的诊断盘活办法。平台要与运营紧密结合做非常多的工作,今天结合这个工作,我们在运营提效方面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除了在供给侧之外,在需求侧,随着私家车用户越来越多的进入市场,我们看到过去以运营车辆为主的用户侧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这么多的私家车用户进来,每个人有很多的个性化的需求,这些个性化需求是非常不同的,怎么满足他们的这些需要?基于数据中台,我们构建了个性化的引擎,目标是分析、刻画每个用户的画像以及对场站的画像,再做良好的匹配,包括场站的推荐,预约充电,会员权益,个性化的推送以及智能化的客服等等。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连接和匹配,只有这方面做好,才能产生业务价值的增长。比如这个例子,应用运营优化平台在常州选取某个场站,进行策略的调整和供需的个性化匹配。比如在6月份的时候,我们诊断出来一个场站,当时的目标是做收益的优化管理,包括像价格的管理,提升充电的月活。但是在7月份之后,月活已经达到不错的水平,希望它能够保留住、留存住这些客户,匹配给他很好的客户化的管理工具,同时让他增加黏性,提升用户的充电频次,经过改善之后,经营结果的改善非常明显。

整个充电运营生命周期当中有一个麻烦事,也是比较细的工作,是业财一体。业务经营过程中每天都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今天到底有没有赚钱,赚了多少钱?充电量的计量是否准确?我们每一笔的订单的支付是否顺畅?我们营销优惠的力度是否适当?我们相关的发票、结算这些问题是否处理妥当?这些工作看似琐碎,但是公共充电运营中每天都在解决的问题。

平台在订单的一致性上面就要做很多的工作,涉及桩端的计量,银行的清分,不同周期的匹配。在日常运营当中,会有异常订单的存在,且来源复杂,有的时候因为设备的故障,也有可能出现通讯问题或计量的问题,都需要业财中台进行及时地识别、标记,甚至阻断,有些进行修复等,而对用户侧要尽量做到无感透明。

发票和结算的自动化,不但节省大量的人工和线下工作,也规避了很多人为错误和审计上的风险。平台内嵌一个发票规则引擎,对不同的票种、业务、开票主体客户进行相关规则的分配和校验。

在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过程中,随着充电网络体量的增大,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智能运维,像星星的平台有超过百多万根充电桩和相关设备连接在平台上,我们需要随时监测这些设备的关键运行参数,这些信息和参数传到智能运维中心的数据平台后,会做很多的自动化分析和监控,包括对热管理、对充电功率方面的监测和故障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推给给运维相关应用,包括运维后台,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一线运维员工手机端的运维APP,相关的工单状态可透传给客服和C端应用。

建立这套流程只是一个基础,实际上我们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以星星为例,月均运维相关工单超过2万件,这些单子如果都派人现场处理,效率是非常低的。我们发现运维最多时间是花在了路上,且大量的问题是简单问题。因此我们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研发远程解决系统,自动化诊断或者是远程指导;另外一个是主动运维,不等问题发生,提前进行干预,把问题等级降下来。经过这两项处理,效率和用户体验得到大幅度提升,而我们运维的人桩比也实现了提升。

最后,看整个充电的生态,平台会接入许多第三方IOT设备,比如道闸、地锁、摄像头等,还有和其他平台的互联互通,平台都需要更加良好的开放性。在光储充放一体的综合性充电场站,平台还要与边缘的能源管理设备和充电终端密切互动,让整个充电的过程变得更加智慧和高效。

充电网络通过虚拟电厂形式参与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我们做到了两级的控制,云平台可以在日前下发曲线和指令,实现分钟级功率控制和响应,同时在充电设备端也研发了一个边缘计算的能源控制器硬件,可以实现秒级的控制,这样的云端和边缘的结合,让场站与电网的友好互动能力变得更加顺畅。

最后给大家展现一下云平台的技术架构,是一个四层的架构,底层是IaaS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与IOT设备的链接,通过各种协议进行互联互通。与充电运营相关的共性业务逻辑在第二层,我们称之为Energy as a Service,即EaaS,它是一个两层的中台架构,包括底层充电的核心业务,能源管理调度的业务,数据中台,算法中台和业财中台,以及与客户侧自有ERP可连接的订单、CRM中台。上层是为各场景运营商提供的SaaS管理系统,支持各个垂直场景和应用。顶端是ToC的应用,包括App/小程序,接入行业生态和各种第三方应用,形成这样的体系。

最后小节一下,我们认为整个公共充电的云平台,未来的产品和技术演进方向必须要解决这几个问题:要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AI的应用,非常多的工作是跟线下的运营团队一起去碰撞打造出来的,它是个O2O系统。其次,平台的高可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是一个大的挑战,业务飞速的增长,系统能力能不能跟得上迭代,”开飞机换引擎“,需要不停地重构,对各个细分运营场景都有覆盖,像公交车、特种车辆、公共、私人,非常多的场景,提升资产全生命周期运营的效率,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提升运营上的效益,提升长期与电网的友好互动。

以上是我今天的报告内容,谢谢各位!(信息来源:星星充电)

2022.08.07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