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是一门好生意吗?
chdzw 发表于:2022-7-20 12:14:1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31
作为推广电动车的重要基础设施,充电桩的作用不可取代。充电桩主要分为车主自己安装的私桩和充电运营公司的公共充电桩。前者满足车主自己使用,而后者目前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产业,受到各方关注。

20220720007.jpg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对充电桩的需求的成比例增加。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18%,2030年将达到30%。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在2025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1600万辆和5200万辆。而截至2022年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但再同一时期充电桩的数量仅为310.9万台。换算一下,车桩比只有为2.9:1,也就是差不多3台汽车才只有一根充电桩。

20220720008.jpg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充电运营公司是否迎来发展契机?

根据天眼查统计的数据,中国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为17.63万家。截至2022年5月,全国充电桩企业所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的前三名分别为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分别运营公共充电桩27.8万台、27.7万台和19.6万台。

20220720010.jpg

按《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设置的2020年车桩比“1:1”的目标来看,我们的充电桩存在非常大的缺口。较大的缺口背后必然孕育着非常可观的商机。参照东莞证券的研报,预计2022-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241亿元、1347亿元、1482亿元和2045亿元。这也是充电桩能够跻身“新基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虽然前景看好,但是充电运营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根据特来电公布的数据,其2019-2021年,总营收分别为21.29亿元、19.25亿元和31.04亿元;但与此同时,其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2.69亿元和-1.35亿元。作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其2021年总营收为1.61亿元,同比增长332.5%,但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扩大205.6%。对于充电运营公司来说,良好的前景并没有转化为真金白银,持续的烧钱需要倒逼充电运营公司既有的商业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

20220720011.jpg

充电运营公司身上的“三座大山”

对于充电运营公司的盈利构成比较大的压力的,主要是来自于三方面的挑战,而这三方面都会公共充电桩的需求造成比较大的分流:

私桩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公共充电桩

随着国家大力鼓励电动车发展,小区内部充电的藩篱正在被不断打破。在物业和电网公司大开绿灯的情况下,使用上更为便利的私桩落地数目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增量公共充电桩为27.1万台,同比增长253.8%,而增量私人充电桩为69.1万台,同比暴增516.5%。私桩的持续增加,必然会影响到普通将电动车作为日常通勤消费者对公共充电桩的需求。

20220720013.jpg

换电业务迎来新的高峰

在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中,换电模式一直得到政策的青睐。目前包括蔚来、吉利、宁德时代这样的新势力、传统车企以及电池巨头纷纷布局换电业务,让国内换电业务的增长也出现了提速的局面。和充电动辄一两个小时相比,单车换电的时间不过只有几分钟。而且换电还能够很好地利用电价在峰谷之间的差异,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平衡电网的用电负荷。在换电站布局方面,根据蔚来的规划,其将于2022年春节前在全国多条高速要道上实现换电站的全程覆盖;到2025年年底,蔚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换电站数量将超过4000座。届时,“电区房”将覆盖蔚来超过90%的用户。

20220720014.jpg

整车企业的超充业务

随着800V高压充电正在成为主机厂新一代电动车的标配,超充已经成为不少整车企业显示自己三电能力的一个新舞台。在超充技术的支持下,电动车补能体验和传统燃油车无异。这种情况下,随着整车企业自己的超充站布局越来越完善,消费者往往就会选择自己品牌的超充站。同时,车企自己的超充站也会寻求更好的专属服务,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客户满意度。

20220720009.jpg

如何提升公共充电桩的盈利能力

要想提升充电运营公司的盈利能力,摆脱亏损局面,下面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建议:


寻找稳定的融资渠道

当前,包括特来电这样的公司,正在被控股集团——变配电设备技术服务商特锐德做拆分,寻求单列上市。公共充电站是一个投资长周期项目,盈利时间较长,因此对于现金流不是特别好的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个充电站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00万元左右,包含10万元左右一根的充电桩以及20把左右的充电枪。此外,还有就是场地的租金以及人员的费用,这些都是会被计入日常的服务成本中。

还有一个不得不正视的摆在国内的充电运营公司面前的现实——公共充电站相关资产乏人问津。2018年7月,被誉为“充电桩第一股”的富电绿能宣布终止在新三板的挂牌交易;2019年5月,普天新能源拟出售55%的股权,却迟迟没有找到接盘者。所以如何在经营模式上寻求创新,从低成本的资金市场得到更多现金维持公司的可持续运营,是充电运营公司面前最大的考验。

20220720012.jpg

提升充电桩利用率

过去,不少充电运营公司都将目光放在了提升公司的规模效应上。截止到2021年11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13家,但这13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2.7%,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7.3%。考虑到国内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为17.63万家,也就是说国内充电运营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了。

20220720015.jpg

数据来源:充电联盟

在这种情况下,充电运营企业要将目光投向充电站的布局以及提升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上。之前一部分企业为了补贴而建设的充电站,由于没有经过前期的调研,因此荒废了不少,造成了资源不小的浪费。光大证券曾经做过一次测算,目前主流的60kW直流桩和7kW交流桩的盈亏平衡点的充电桩利用率需要分别达到8.29%和8.12%,而2021年全国公共充电桩平均日有效利用率仅为6%左右,所以国内充电运营企业出现大规模亏损并不出人意料。

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对于充电运营企业,如果再坚持以往的自己建充电站,然后自己运营的老路,必然会出现上文所说的资金压力。可能充电运营企业根本上难以摆脱重资产的运营模式,但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来适当参入一些轻资产模式,通过输出管理模式来为自己找到全新的收入渠道,是各个充电运营企业需要思考的事情。

从更宏观角度来看,充电运营企业应该和整车企业/有意在补能方面有所作为的第三方资本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将自己纳入到某个“财大气粗”的车企/集团的一环,通过不断变大的朋友圈,才能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寻求更大的发展。

20220720016.jpg

总结

长期来看,公共充电桩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行业。虽然国内电动汽车保有量有望持续冲高,给各个充电运营公司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无论是从增加速度更快的私桩数量,还是整车企业大力发展的换电/超充技术,都会对充电运营公司的盈利构成不小的挑战。

充电运营公司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寻求IPO或者其他比较可靠稳定的融资渠道,通过低成本资金来做大自己的规模效应;另外一方面,充电运营公司需要从服务上花心思,通过互联网赋能等方法,尽可能解决用户充电过程中的痛点来解决各类问题。从更长远角度来看,公共充电桩应该成为整个补能生态的一环,如何和其他补能方式更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供最为便捷的充电体验将成为决定充电运营公司未来走势的关键。如果第三方充电运营公司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那无论市场预期有多乐观,后期发展也难以维持在高位发展。

信息来源:来源: 胖鲸头条  作者:Harry Zhang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