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大市场仍存多个痛点,打通补能“最后一公里”需...
chdzw 发表于:2023-6-21 20:07:5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12
充电桩大市场仍存多个痛点,打通补能“最后一公里”需多方发力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推动社会化建设运营,促进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受该消息影响,A股市场上,充电桩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收盘,亿嘉和(603666)、广安爱众(600979)、惠程科技(002168)等相关个股涨停。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上升,充电桩市场前景值得期待。但与此同时,其背后仍存难点与痛点,如何打通补能“最后一公里”,留给了充电桩产业生态巨大的想象空间。

20230621061.jpeg

制图:卿子秀

一、现象:“闲忙不均”成一大痛点

周末,特斯拉车主李先生来到成都万象城,驶入地下停车场“轻车熟路”地找到了特斯拉专属超充车位,在一顿饭的时间完成停车、充电、聚餐、离场。

同一时间,秦先生驾驶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车进入该停车场,而数个品牌的公共充电桩早已停满了前来“补能”的车辆,苦等十五分钟后无奈悻悻离开。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多个新能源车主口中了解到,公共充电桩“闲忙不均”是一大痛点。

20230621062.jpeg

摄影:李里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1045万辆。而据中国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数量的比例约为2.5:1。

由此可见,当前充电桩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另外,公共充电桩是多数“电车”司机的“补能”首选,但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直流充电桩为71.0万台,仅占全部公共充电桩的约43%。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09.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9.0%,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同比上升391.4%。

“各大景区、高速路休息区等地的公共充电桩,在节假日或寒暑假‘一桩难求’,而其他时间则处于长期闲置状态,这或是公共充电桩‘闲忙不均’最鲜明的例子。”资深业内人士驾仕派联合创始人陈留祎对金融投资报记者如此表示。

除“车桩比”不协调之外,《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无固定车位、场地有限、物业不允许、基础设施配套不成熟等成为当下充电桩的主要痛点。

二、商家:盈利单一叠加变现焦虑

尽管充电桩距离“装得上”且“用得好”还有一段创新路要走,但期间不乏有众多企业甘为同路人,纷纷进入这看似无限商机的蓝海市场。

企查查显示,目前全国有充电桩相关企业近35万家。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按用户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品牌,分别为国家电网(e充电)约占33.7%、云快充约占27.3%、星星充电约占26.3%、特来电约占20.0%、南方电网约占17.9%、小桔充电约占15.2%。

充电桩作为风口行业,“跑马圈地”是入场者的本能,但背后却是充电桩极为单一的盈利模式和运营商的变现焦虑。

对此,陈留祎坦言,千亿级的市场规模让投资者蠢蠢欲动。不过充电桩属于重资产投入,收入却主要依靠“服务费”,盈利来源单一,且回报周期长。

能链智电CEO王阳曾公开表示,单根充电桩行业平均成本约10万元。一个标准站约10根充电桩、20把充电枪,建站成本约100万元。目前充电服务费约每度电0.4元,单枪单日充电度数平均约100度,若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大概3-4年才能收回成本。

以头部充电桩运营商特来电为例,尽管已经具备设备生产和运营能力,也并未解决难以盈利的痛点。年报显示,2019年至2022年,特来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21.29亿元、19.25亿元、31.04亿元、4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512.26万元、-1.71亿元、-5132.08万元、-2600万元。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充电桩的使用应更多考虑社会效益与产品利用率的最大化,品牌专属充电桩也可拆除服务“围墙”。另外,私人充电桩、专属充电站、公共充电桩、共享私桩在不同充电场景扮演不同角色,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所以优化整合存量充电桩资源是关键。

三、未来:让充电变得如加油一样方便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大势所趋,而零部件、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关系紧密的两个板块,从短期来看,下半年会迎来更好的市场表现,从长期来看,在政策驱动下将直接受益。”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顾问严戈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0621063.jpeg

摄影:李里

根据安信证券测算,2022年,中国充电桩规模达231亿元,到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到455亿元。

今年以来,除产业带动之外,政策扶持的力度也不断加大。1月,商务部表示,将协同相关部门支持充电设施、停车设施建设和提高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水平;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宣布,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不少地方也动作频频。如广东提出2025年底累计建成集中式充电站4500座以上,建成公共充电桩约25万个;湖南提出到2025年,大中以上城市新建和配建停车场站,力争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较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高10%以上,长株潭都市圈50%的居民小区具备充电条件。

以电动汽车保有量位于全国城市第六的成都为例,为破解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难、管理难、安全隐患大、各主体矛盾突出等难题,成都推行“统建统管、有序充电”模式。据了解,目前全市既有居民小区充电桩总数39309个,其中签约“统建统管”小区近1000个,建设充电桩超4000个。

针对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陈留祎认为,未来应在集中修建大型充电站,改变私人充电站建造“受限”,打通关键“补能路径”等方面加大力度,让充电变得如加油一样简单方便。

来源: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2023-06-20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