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新能源:严查“骗补”是利好,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chdzw 发表于:2017-8-29 07:28:0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86
激辩新能源:严查“骗补”是利好,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8月24日下午,在2017成都车展前夕,汽车头条“创作者·百人汇”第五期线下沙龙——“水煮”新能源,在顺兴老茶馆顺利启幕。在成都这座麻辣飘香的“安逸”城市,百人汇线下沙龙首次携手上汽和比亚迪两大新能源产业重要领头企业,以茶论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20170828081.jpg

在沙龙活动现场,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公关及数字营销部总监汤跃进、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李云飞、新出行CEO贺磊和汽车头条总编辑武卫强,与各位媒体大咖们纷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其中观点的交锋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未来挑战。

01 辣评产业现状:早进入者“孤独”,晚进入者躁动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得益于其电池制造背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上,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李云飞表示:“中国的汽车技术很强了,进步真的非常快,有些方面已经超过合资品牌。”但他表示,产业的发展延伸到市场和消费群体还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这个发展只有几年的新兴产业,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非常高的要求,从近几年只有为数不多的汽车企业参与其中就可窥见行业从业者的谨慎。

新出行CEO贺磊以媒体观察者的身份表示:“中国新能源发展到现在,其实认真做新能源产业的并不多,因为国家的政策和资本而参与的有很多,但真的想参与这场竞争的,比亚迪和上汽是非常鲜明的代表。”

20170828082.jpg

汽车头条创始人、CEO张耀东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核心在技术,不仅仅在于电池技术,也在于传统汽车技术,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缓并非坏事,中国企业可以借机补强传统汽车技术短板。

汽车头条总编辑武卫强认为,当下是中国新能源的元年,“电动车和新能源的转折点到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都将迎来崛起时刻,那么中国品牌未来该如何竞争?现在到了需要思考的时刻。

尽管今年大众、戴姆勒和福特纷纷与中国企业建立新能源合资企业,外资品牌在中国政策的“威逼利诱”下,加快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但贺磊认为:“合资厂商可能只是抱着玩一玩、看一看,骑驴找马的心态来做一做。”

面对着外资品牌的来势汹汹,作为作为自主汽车人的李云飞此时的心情变得格外复杂。“之前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很孤单,比亚迪跑了很多年,非常高兴地市上汽、北汽、长安等中国品牌的产品都上来,由一家的和尚变成多家的和尚一起念经,现在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元年,中国一帮和尚一起在普及市场。”      

02 支招本土车企:应尽快摆脱产业思维,回归用户思维

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和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双双推倒重新审核,财政补贴同比去年下降20%,地方补贴不能超过中央财政补贴50%。政策的调整,让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短暂的停顿。年初,“三万公里”政策横空出世、新能源双积分政策的落地变幻莫测。

政策的“风吹草动”,犹如风筝的线,左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的走向。经历去年恶劣的“骗补”事件,更加严格的政策法规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面临2018年外资品牌新能源产品的大量上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时间和成功几率还有多少?

即便如此,新进入者如潮涌般涌入新能源领域。截止目前,14家企业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后,发改委的审批暂停。从6月开始,江淮大众、北汽戴姆勒、长城御捷、福特众泰……整个汽车产业中知名与不知名、大与小的合资战略的达成,透露出整个汽车产业对未来的焦虑。

对于新创造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强势入侵,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公关及数字营销部总监汤跃进认为:“我觉得不存在什么新的思维和传统思维,在互联网思维底下,不存在社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他举例到,几年前以电池业务为主的比亚迪造新能源汽车也被叫一个新公司,现在与新创造车企业相比,也成为了一个传统公司。  

20170828083.jpg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公关及数字营销部总监 汤跃进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开通各项政策制度和提供巨额财政补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汽车也加大投入,扩大产业规模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对此,汤跃进却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们关心产业的扩大和产业的布局,但不太关心消费者真正的体会。现在新能源汽车用户体验参差不齐,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发展好,一定是用户的体验好,而不是产业布局有多大。”言下之意,如果车企只有产业思维而不具备用户思维,终究难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03 达成行业共识:新能源“高烧”下,莫让劣币驱逐良币

截止到目前,共有14家企业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其中曾以低速电动车为主业的某企业获得发改委的批复引起业内的关注,认为发改委在资质发放上要求较低。对此,李云飞认为:“主要是造纯电动车太简单,所以很多小企业拿了点钱就开始忽悠。”他表示纯电动车门槛很低,其次是燃油车,最难的是混合动力。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烧”现象,汤跃进也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多新进入者是在炒概念。新能源汽车是朝阳行业,怎么说都是对的,但最终成功的还是少数,不成功的是大部分。”

对此,汤跃进进一步解释道,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国家意志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企业提用户口碑、标准化都是“言不由衷”的,因为国家在这个阶段标准不会很高。“上汽的‘四化’理念先于行业提出,但我们没有要求国家把标准定高。”

20170828084.jpg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副总经理 李云飞

对目前行业发展的现状,他感叹道:“好在现在是劣币驱动良币,而不是让劣币驱逐良币。”

上汽集团从2008年开始布局新能源领域,已经积累起自主研发的技术经验和推出多款新能源产品。但面临合资品牌的大举进入,汤跃进表示:“我最担心的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比亚迪大概是2005年开始做新能源,上汽2008年开始着手,2010年就开始推出荣威E150了。”

虽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电池领域的过硬技术,给消费者留下“买中国新能源汽车放心”的好口碑,但他仍表示:“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外资企业、合资品牌未来三五年的产品规划已非常清晰,过去传统汽车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合力塑造中国新能源汽车口碑。”李云飞表示:“从产品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产品应该摆脱补贴依赖、在消费者的各个使用场景中超越传统燃油车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新能源汽车的新体验也应该以创新的销售模式去推广。”

04 展望新能源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本土企业占先机

受“骗补”影响,今年年初中央和地方新能源推广目录重新审批,财政补贴相比去年下降20%,受政策调整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达到19.5万辆。相比去年的增长幅度,今年新能源汽车明显“退烧”,销量的下滑也暴露出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冷淡。

目前,个人选购新能源汽车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限行限购城市。牌照的压力下,迫使消费者转而选择新能源汽车。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燃油乘用车销量达到18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如何让1000多万的燃油车车主更换成新能源汽车,让消费者喜欢上新能源汽车?  

李云飞认为:“客户第一年对新能源汽车使用感受好不好,这是关键。”

20170828085.jpg

众所周知,特斯拉是电动汽车的鼻祖,目前估值已经超过福特、通用等老牌汽车集团,成为美国汽车企业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其面对大众消费市场的Model 3在日前也完成首批客户的交付,预计2018年开始Model 3的月产量降达到万辆以上。此外,江淮大众、北汽戴姆勒、福特众泰在新能源领域的合资,也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威胁。

相比30年前对汽车资质的严格把控,如今政策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鼓励资本和企业跨界,汽车产业迎来史无前例的巨大发展机会。然而汤跃进对此很担忧:“越是机会来临的时候越是可怕。机会摆在面前,大家都甩开膀子上。机会越大,大家都上都忽悠,用户的口碑做不出来,最后被别人一锅端就麻烦了。”  

20170828086.jpg

▲汽车头条创始人、CEO张耀东

此种担忧并无根据,2016年年初,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爆出“骗补”,动辄上亿元的骗补金额震惊了整个产业界。今年年初政策调整期间,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处于停摆状态。

对此,李云飞认为:“去年对整个行业开了很大罚单,今年政策有一些断档,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不能让两三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个是非常及时的。我们短期受影响,但是为了长期更好的发展,偶尔调整一下,需要我们一起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大。”

20170828087.jpg

▲汽车头条COO、总编辑 武卫强

谈到未来3到5年,合资企业新能源产品陆续上市,李云飞认为;“中国品牌怎么样共同一起,把中国2000多万的燃油车替换为电动车。如果未来有一半换成了纯电动,我们会倍感欣慰的。”汤跃进则强调,期望用新思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能源的销售模式要改变,新技术、新体验、新价值,新技术带来新体验,新体验带来新价值。”

20170828088.jpg

▲企业嘉宾与媒体嘉宾现场合影

对于开拓海外市场,李云飞坦率地表示,期待中国品牌能够团结起来,“上阵兄弟兵”。“在国际化的路上,最终中国的品牌都要国际化,上阵的话还要父子兄弟兵,以后在海外肯定要有很好的沟通机制,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在国内和海外发展。”

对于中国品牌预见的竞争压力,新出行CEO贺磊表示:“对未来还是相对比较乐观。因为新能源的使用环节特别长,在这个方面,中国品牌现在远远走在合资品牌的前面。”在他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场”优势bu'ke不可忽略,成长中的中国品牌也不宜妄自菲薄,而真抓实干要力争上游。

来源:汽车头条 朱琴
2017-08-28

免责声明: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删除。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